于企業而言,在其經營期間,針對會計報表開展審計活動非常常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會計報表審計。并且,對于市場中的一些企業來說(如上市公司、個人獨資企業等),它們是需要根據國家政策要求按時出具會計報表審計報告的。那么,進行會計報表審計應注意哪些問題?接下來,本文來帶您對此進行了解!
一般而言,有關于會計報表審計所需注意問題,其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1、明確審計目標。
注冊會計師進行會計報表審計的目標是:會計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會計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
2、正確理解審計的時間范圍
盡管審計的時間范圍在審計報告中已明確,但《首次接受委托時對期初余額的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對以前年度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審計確認。因此,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時間范圍是以審計報告中明確的時間范圍為主,并不完全局限于這個時間范圍。實際的時間范圍有可能更寬。
3、全面理解審計責任
這些責任主要包括:
(1)進行風險評估時要考慮與會計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但目的并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
(2)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
(3)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4、嚴格遵循審計程序與確保審計質量的關系
在進行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一方面,嚴格遵循審計程序是確保審計質量的基礎。通過這些審計程序能夠迅速、有效地發現被審計單位資產管理、往來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對相關資產負債在財務報表中的列報進行合理地評價。另一方面,僅僅依靠嚴格遵循審計程序還不能達到確保審計質量的目的。在嚴格遵循審計程序的基礎上,注冊會計師要充分運用職業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根據異?,F象發現實質性問題,真正確保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
以上是對進行會計報表審計應注意的問題介紹。對于有開展會計報表審計訴求的企業以及實施會計報表審計的審計人員來講,如若對該項審計應注意的問題存有疑問,便有必要對文中介紹內容進行詳細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