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一些設立專業審計部門的大中型企業來說,其都需要根據政策要求和企業經營需要開展內部審計,并由審計人員出具專業內部審計報告。那么,怎樣出具內部審計報告呢?接下來,本文將對出具內部審計報告的注意事項進行具體說明、介紹!
一般來說,有關于企業出具內部審計報告,其主要需做到以下幾點:
1、規范編制內部審計工作底稿。這是因為,審計工作底稿是以審計方案為依據整理,是聯系審計證據和審計結論的橋梁,并為形成審計報告、評價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提供依據。也就是說,內部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最終形成審計報告的質量。所以,審計工作底稿應包括審計程序執行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并說明審計目標的實現程度。
2、審計工作底稿要有復核制度。在審計現場結束后,要詳細復核底稿中做出的結論或反映的問題,以確定審計發現問題的重要程度,進而根據重要性原則,初步決定哪些可以報告,哪些擬不報告。其中,有關于內部審計工作底稿復核,審計人員主要需審核內容真實性、合理性、措辭表達的恰當性、建議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等。
3、審計情況要進行雙方溝通。在編制正式內部審計報告前,審計人員要及時與企業相關負責人對審計報告中所涉及的概況、依據、結論、決定或建議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審計發現問題在企業中存在的狀況,進而保證審計機構的客觀、公正。另外,在溝通時,審計人員還應向企業負責人強調審計意見或建議整改落實的必要性,以促進審計作用的發揮。
4、要提出可行的改進建議。如今,內部審計在進行監督評價的同時,還要關注整改落實情況的現實成效。因此,審計人員應重點突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審計建議,才能找出問題的關鍵癥結,對癥下藥。所以,在內部審計報告編制過程中,對那些被審計單位認可且切實可行的建議,可以聯系及時整改。
以上是對“怎樣出具專業的內部審計報告”的具體說明。對于開展內部審計的企業來說,其如若對內部審計報告出具要求不夠理解,便有必要對文中介紹內容進行詳細了解、把握,從而以確保內部審計報告出具的規范、嚴謹!